《习得性无助》读后感心得/读书报告
《习得性无助》读书报告
1、作者简介、内容概要: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于1975年出版的一本心理学著作。马丁·塞利格曼是现代正向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美国心理学会的前任主席。本书主要探讨了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可能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即“习得性无助”,并对如何克服习得性无助提出了理论和实践方法。
2、本书在表达、处理等方面的特别之处:
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作者提出的习得性无助理论以及从实验和实际观察中总结出的经验,涉及了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作者采用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实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通过清晰明了的语言来阐述复杂的心理学概念,使读者易于理解。此外,作者还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实践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习得性无助问题。
3、作者在书中传递的讯息:
本书的主要讯息是,习得性无助是一种在长期受挫和无法控制的环境下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它会使人产生消极的情绪和行为,并且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会产生负面影响。然而,作者强调,习得性无助并非人们天生具有的特质,而是可以通过改变思维方式和培养积极心态来克服的。
4、书中令人深刻难忘的部分以及个人最喜爱的部分:
书中令人深刻难忘的部分是作者通过对动物实验和人类案例的详细分析,清晰地展示了习得性无助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个人最喜爱的部分是作者提供的实践方法,如培养自我效能感、改变消极思维、积极应对问题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读者转变心态,摆脱习得性无助的困境。
5、个人对本书的评价和观感:
本书对习得性无助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作者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验证据,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这个难以捉摸的心理状态,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读完本书后,我深切认识到习得性无助对个人的负面影响,也意识到要积极面对困难,培养自己的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
6、从本书获得的收获:
通过阅读本书,我获得了对习得性无助的深入理解,了解到这是一种可克服的心理状态,需要通过积极思维和实践来解决。在日常生活中,我更加注意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态度,努力培养积极的心态和自我效能感,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
7、总结:
《习得性无助》是一本关于心理健康与积极心态的重要著作。作者通过丰富的实验和案例,详细阐述了习得性无助的形成和影响,并提供了有效的实践方法。本书不仅揭示了习得性无助的本质,也为读者提供了积极的心理健康指导,对于改善个人心态和应对挑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阅读本书,我对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从中受益匪浅。